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金年会 > 信息公开 > 五项公开
中国社会科开博体育学报]陈先达哲学随笔三则

  开博体育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或者对一些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来说,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总是限于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比如把它归结为儒家文化的复兴甚至复归。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我们就应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考察这个问题。文化复兴问题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而是与民族复兴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要实现文化复兴,首先要有民族复兴。如果中国不摆脱列强侵略造成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文化复兴就是一句空话。

  文化复兴绝不是文化复古,不是简单回归儒学,回归传统,而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资源,马克思主义则发挥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不能缺位,马克思主义也不能缺位。这是双赢,一花独放不是春。

  无论是自然发展,还是人类发展都存在发展的连续性。没有连续性就没有发展,而是发展的中断。比如,自然界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消失等。在人类之前,这种中断是自然界环境的剧烈变化造成的,而在人类社会中出现这种情况,人类就负有很大责任。自然界的连续性是其自身存在的延续,而人类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则是对传统的继承。没有自然的延续就没有物种的进化,没有传统的继承就没有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的进步要依靠对传统的继承。人类社会中,大到某种学派,小到某种技术、某个戏种、某种特色小吃等,其连续性都要依靠继承。中断都是因为没有继承者。历史唯物主义重视传统继承,马克思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而每一代都要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每一代人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可以这样说,自然界物种连续性表现为传承和演化;而人类发展的连续性则表现为继承和创造。传统是不可能回归的,因为传统是历史的所有物,不能回归历史,也就不可能回归传统;传统只能继承,不能回归,而创造意味着摒弃传统中过时的部分,创造新的东西。传统也是变化的,不同时代的人,面对的是不同的变化着的传统。以为当代人和前代人面对的是同样的传统,这是对传统的固化。

  我们应该重视传统,因为任何由传统所凝结的认识,对后人来说都是一种认识前进的台阶。人类认识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前人的认识成果开始,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科学发展如此,技术发展如此开博体育,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发展有科学发展史,技术发展有技术史,文化发展有文化史的原因。有史就有继承,但光有继承而无发展也没有史,因为只有继承而无发展,那就是在原地踏步开博体育。原地踏步就没有历史。历史中的人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因为人都是生活在历史中,而历史是有阶段性的边界和局限的。一定时代的人,生活在一个时代的历史传统和现实中,他的认识必然会受到历史的限制,可现实的发展,又往往突破历史传统的边界,这就是社会的进步。伟大人物是站在现实立场引领历史潮流前进的,而不是站在历史的边界线上阻止现实的发展。

  我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都是一个时代的人对已经存在的另一个历史时代的人和事的评价。我们现在的认识不见得会被将来时代的人所认同,因为历史的边界在前移。正如恩格斯说的,下一代人对我们的无知的嘲笑,可能比我们对上一代人之无知的嘲笑更多些。这是认识的相对性方面。但如果仅仅这样说,就会走向相对主义。倘若没有任何可信的东西,一切都是可变的流动的,真理和智慧也会在变化和流动中化为无,从而导向虚无主义。相对主义是通向虚无主义的捷径。

  历史是变化的开博体育,但人从历史中获得的真理性成果并不会因为历史的变化而丧失它的真理性。真理可以发展,可以丰富,可以更全面,但不可能被推翻。马克思说过,人们不会放弃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和科学知识,否则每一代人都得从头开始,人类始终处于从猿到人的分界线上,难以成为人。在发展中经过历史淘汰积淀下来的东西就是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历史相对性中有绝对性,人的认识也是如此,相对性中有绝对性。这才是真实的历史,才是真实的认识史。西方世界的人们至今仍在读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正如中国人仍然在读孔孟老庄,读我们祖先为我们留下来的种种经典名著。因为其中既包含时代的东西,又包含超越时代的东西。

  历史与传统是不可分的。没有历史,哪来传统呢?传统中断,历史还能继续吗?传统存在于历史延续之中,历史就是凭借传统的发展得以延续的。一个国家的历史与它的传统共存共荣。尊重历史与尊重传统是一致的。一个不尊重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的人,也不可能尊重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传统。但传统的作用也是双重的,因为传统并非永远是新的,它可以由新变旧。因此,传统既可以是发展的前进台阶,也可以成为包袱或绊脚石。历史是发展的,传统也应该以继承和创新的方式与历史发展同步。如果一个民族因传统的重负而因循苟且,那就同时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处于停滞状态。只要读读历史就知道,一个王朝大踏步前进时是最具创造性的时代,而当历史处于停滞时,就是背负传统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了无生气的时代。清朝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所言是很沉痛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马克思主义最重视历史,因而也最理解传统在历史中的作用。传统可以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开博体育开博体育,与此同时,传统中也包含创新的因素,因此又可以是一种推动力量。因此,我们不能固守传统而必须创新传统。创新当然不是摒弃传统而是淘汰传统中过时的东西,增加时代创新的因素。习说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根据新历史条件对传统进行新的创造。这种创造不是解释学的,不是以经注经,不是从书本到书本。依据书本的所谓创新只能是解释学的学术性“创新”,最多是对书中论述进行拾遗补阙的一得之见,而往往与实际无关。马克思主义主张的创新是立足现实,以问题为导向,以经典著作提供的智慧为思想资料,创造新的理论。

  (作者陈先达,系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原文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5日第4版)

51La